趣哪悠在前面已經推出中國100個最美古鎮的河南十大古鎮、浙江十大古鎮、江蘇十大古鎮三篇,云南十大古鎮四個榜單,今天推出第五個安徽十大古鎮篇,說起安徽,無人不知的黃山、徽商和徽派建筑,還有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筆墨紙硯職中的宣紙、十大名茶中的六安瓜片、祁門紅茶都不得不提。

安徽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歸中國華東地區,東連江蘇,西接河南、湖北,東南接浙江,南鄰江西,北靠山東,瀕江近海,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是一個擁有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中原文化和吳越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色的省域。 特別是歷史古鎮,特有的“白墻黛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風格,自成一統,稱為“徽式建筑”!靶蛄魉,煙雨江南有人家”這是對安徽古鎮的最佳稱謂。安徽古鎮的寧靜和安逸,讓你寫下心防,和歷史一起享受那份特有的清靜。
1、西遞古村

西遞鎮別稱西溪、西川,隸屬于安徽省黃山市黟(yi)縣,西遞鎮是一個由大唐后裔胡氏家庭幾十代子孫繁衍延綿而形成的古村落。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間,發展于明朝景泰中葉,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五十余年,世界文化遺產地。整個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筑色調樸素淡雅的古民居建筑,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西遞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戶,高大奇偉的馬頭墻有驕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竅飛揚的韻致。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屏風、家具,都無聲地展示著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有玩必有吃,西遞的臘腸、臘鴨和火腿這是本地特有,還有徽州毛豆腐、黃山燒餅、黃山雙石、紅燒臭鱖魚值得一嘗,蔬菜還有黟縣梅菜、野蕨菜也不要漏掉哦。
2、宏村古村

宏村位于黃山市黟(yi)縣,素有“畫里之鄉”之美譽,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12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依山傍水,既有水的靈性,又有山的幽趣,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藝術之標本。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閑庭信步其間,悠然之情濃烈得讓人心醉。全鎮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賽鳥是宏村最為熱鬧的春節活動。古裝動作電影《臥虎藏龍》、《蘇乞兒》取景于此、大型旅游實景文化劇《宏村·阿菊》定期演出。

有玩有看也要有吃的,黟縣香菇、泗溪三寶、麻酥糖、祁門紅茶,臘八豆腐,還有臭鱖魚、毛豆腐、手剝筍不得不嘗哦!
3、查(zha)濟村

查濟古村落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涇([jīng)縣,被稱為“中華寫生第一村”,F存古建筑從元至清,且門類眾多,有村門、寶塔、牌坊、廟宇、社壇、祠堂、古橋、民居、古井、惜紙爐等,如同一座古建博物館。原有108座橋梁,100座祠堂、108座廟宇,現尚存古建140余處,雖大半殘破,卻依舊是保存完好的元明清三代古民居群。整個村子顯得有些零散,像個迷宮,數不清的巷子,讓你不知身在何處——街道像是已經走過,卻又新奇,巷子處處相通,七彎八拐終有出口。在迷宮中感受歷史的氣息、欣賞徽式建筑氣派的同時別忘了品嘗一下美食哦,大餐可以嘗嘗茂林十二碗,小吃更有杜字蝦米豆腐干、冬瓜餃、徽州醉蟹、五城茶干、蟹殼黃(餡餅)、甜酒釀、蝴蝶面、火焙豆腐、(特產:麻酥糖、茯苓玫瑰酥、綠豆兜、章渡醬菜、汀溪蘭香茶葉等)。
4、呈坎(kan)村

呈坎鎮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因村落按《易經》“陰陽八卦”理論選址布局,陽為呈,陰為坎,唐末易名“呈坎”。在呈坎有著千百年來傳承不變的“游呈坎一生無坎”的傳奇過坎文化,這里仿佛圣地麥加,在諸多人的眼中,呈坎成了一方圣潔之地。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呈坎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呈坎而往”,作家畢淑敏來呈坎也不禁嘆到“中國最應該去的地方就是呈坎”!它曾經是朱熹筆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呈坎村關于吃的,那就是一品鍋、臭鱖魚、毛豆腐,還有就是黃山燒餅了,吃正宗徽菜大餐,那就去黃山市披云百變徽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年老店。不管走到哪里,買東西或者吃飯一定先問清楚價格和品類。
5、三河古鎮

三河古鎮位于安徽肥西縣,春秋古鎮、皖中水鄉。具有2500多年的歷史,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匯而得名。以其古老、秀麗、繁華而聞名遐邇,是鑲嵌在巢湖岸邊的一顆明珠。潔白的馬頭墻令人遐想徽派建筑的神奇,黝黑的屋脊瓦參差錯落有致;檐牙高啄依勢而立,茶樓酒肆星羅棋布;亭臺樓閣傍水,小橋掩映其間,河水清澈透明晶瑩如鏡,云落水底歷歷在目;水中游魚相戲,岸邊垂柳依依。三河古鎮名吃較多,三河蝦糊、酥鴨元寶、八寶酥雞、豆腐面魚湯、三河小炒、油炸粑粑和三河小米餃等,特產有三河馬蹄酥、三河茶干、三河米酒等。

6、唐模村

唐模村位于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為“唐朝模范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毗鄰歙(she)縣棠越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過,全村夾岸而居,村內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橋九貌”之勝及“一村三翰林”之譽而聞名,古韻悠悠,青山綠水,粉墻黛瓦,以其水口園林之殊,唐代銀杏之貌,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名家碑刻之雅、及同胞翰林之譽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田園詩畫鄉村”,“中國龍形村”、唐代古徽州唯一幸存的最后一個古村落!盎罩萑瘛焙汀包S梅戲”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美食那絕對繞不開毛豆腐、徽墨酥、能嘗到唐模八大碗絕對是一種福氣。
7、龍川村

龍川村是位于宣城市績溪縣,為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有一千六百余年的歷史,傳至“錦”字輩已有48世。這里有千回百轉的古廊橋,有歷經千年的古祠堂,有一門三尚書的古牌坊,有千嬌百媚的水街、有三江匯流的園林水口。眾多徽文化遺存在這徽風古韻里、意境田園中得到有序傳承。龍川村自古文風昌盛、人才薈萃,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一代文豪胡適也是績溪人,胡氏宗祠為“績溪十景”之一。

美食一定離不開胡適(胡氏)一品鍋,也成為了黃山一品鍋,特產還有涇縣發糕、宣州板栗、麻辣粉絲等。
8、義門鎮

義門鎮位于亳州市渦(guo)陽縣西部,是漢代孝子韓伯俞故里,著名的“民舞之鄉”。曾經鎮上寺廟林立,至今仍能屈指可數的有千佛閣、玄帝廟、龍王廟、關帝廟、清真寺等十余座農歷四月初八的香火會、十月初一的騰龍會,正月初八的孝道會,獨具風格的民間舞蹈如鬼會、高蹺、花鼓燈、棒鼓舞,腰鼓隊、獅子舞、大頭和尚戲柳翠等,共同構成了義門古鎮特有的風情,也成就了義門人的自信與驕傲。唐朝時期,義門還叫做真源縣,由于安史之亂時安祿山血洗真源縣,屠城以后整個縣衙僅剩一座儀門,后來就把真源改名字叫做“儀門”后來建縣后又改為“義門”。

說起美食,苔干絕對是代表,也被稱之為貢菜,建國初期接待外賓時又被稱為“響菜”。美食還有義門熏牛肉、渦陽干扣面、義門羊肉湯、渦陽油茶、渦陽烙饃、亳州牛肉饃、展溝燒餅 (鞋底燒餅)、西陽豬頭肉、特產還有芝麻鹽、高公糖醋蒜等。
9、龍崗古鎮

龍崗古鎮位于滁州天長市東北美麗的高郵湖畔,為皖東“千秋古鎮”,擁有千年歷史,素有“富龍崗”之譽。鎮內明清古民居特色鮮明,保存完好。雕梁斗拱,排山隔扇,浮梁浮柱可謂衣衫古典;古街幽巷,秀樹參天,長條石板尤見容顏滄桑。行進在阡陌交錯的古街道上,徜徉于明磚清瓦的庭院深巷之中,渾然不覺已融入歷。因挺進大別山之戰有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特色旅游鎮(村)稱號。天長市為全國最大的芡實種植和集散基地,以芡實為食材的面點美食是主流,特式美食還有池河梅魚、雷官板鴨、鳳陽釀豆腐、定遠獅子頭等。

10、臨渙鎮

臨渙鎮位于淮北市濉溪縣,古稱铚城、名起渙水、威震淮海,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文昌宮坐落于城中。春夏之際,城墻上林木蔥郁,逶迤數里,成為臨渙一道亮麗的風景。臨渙也是江淮地區聞名遐邇的茶鎮,人們生活在慢節奏中,小鎮沿街布滿茶館,茶館里坐滿品茶的清客,一桿旱煙、一壺棒棒茶,悠然自得。

游古鎮必有美食,南坪響肚、雙堆面魚、臨渙培乳肉、臨渙燒餅(分油酥燒餅、馬蹄燒餅、千層燒餅、蔥花薄餅)、丁家壯饃、淮北面皮、王憨子油茶、還有百善硬面大卷哦!到茶館,只有一種茶就是產自六安、祁門一帶的紅茶梗用臨渙的泉水跑出來的棒棒茶,回龍泉、珍珠泉、龍須泉為臨渙三大名泉。

除以上十大著名古鎮,安徽境內還有電影《臥虎藏龍》、《菊豆》取景地、擁有36眼井,72條巷的南屏古鎮、鮑氏孝悌牌坊村、棠樾古村、孔城古鎮、胡適故居上莊鎮、蕪湖西河古鎮、盧村、關麓古村、許村、巢湖市柘皋鎮、漁梁壩、屯溪老街、亳州古街等等,“績溪十景”均位于以上績溪境內古村鎮之中。(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