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畫家村"
1.石佛藝術公社 沉寂太久,等了太久
地址:高新區科學大道與瑞豐路交口附近,科學大道南側(11月17日新址首次畫展)

曾經的石佛村藝術公社
說到河南當代藝術,一定繞不開石佛。2006年,旅美藝術家黃國瑞回到老家鄭州西北郊的石佛村,在自家房上搭起了紅屋頂的工作室,沒想到竟引領風潮,最多時有兩百位藝術家落戶石佛,激情四射的紅屋頂覆蓋了大半個村莊,藝術家們成立的石佛藝術公社,也空前地引發了媒體和社會的關注,莫妮卡、杰夫·昆斯等國際知名的策展人、藝術家都曾參觀石佛。彼時,鄭州乃至河南還沒有真正的藝術區,石佛無疑是河南當地藝術的星火燎原之地。

新址規劃圖
2.登封梨面溝村 深山尋意
地址:登封市郊,緊鄰少室闕西側,百度梨面溝村即可搜到

說梨面溝、紀公廟是小石佛村,不知道那里的藝術家們樂不樂意,畢竟藝術是追求原創的,藝術區也是,正如黃國瑞并不樂意別人說石佛村是798一樣。但在石佛村之后開始承接藝術家的梨面溝和紀公廟,跟老石佛村的形態確實相似,發起者張衛星、王國平、夏晏等人也都在石佛村待過。
目前有20位藝術家入駐,包括繪畫、攝影、陶瓷、手工染布等,并擁有一個展覽空間。藝術家們集中在村子的最深處,村民們廢棄的房屋被重新裝修利用起來,最后的一段土路也被鋪上了石子,方便出入。如今,梨面溝在河南藝術圈已經頗有名氣
3.古滎鎮紀公廟村 搶眼的彩色房子
地址:鄭州西四環溝趙高速口北側不遠

相對梨面溝,古滎鎮紀公廟村離鄭州市區要近一些,就在西四環溝趙高速口北側不遠。遠遠望去,藝術家們租用的房子都被大面積地染成了不同顏色,十分鮮艷,一部分刻意增加了工業風格的裝飾,比如金屬樓梯,村子里也有展覽室和咖啡廳。在紀公廟擁有古典影像工作室的藝術家夏晏是最早來此的人之一,一段老石佛后期的短暫留駐經歷讓他對安定的渴望空前強烈,“進口的攝影器材經不起來回搬家折騰”,這也是他沒有選擇去“前途不明”的二砂等地的原因。如今,紀公廟村有約20位藝術家入駐,門類包括古典影像、雕塑、剪紙、油畫等,還有一個3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
B·文創聚落
1.二砂 概念798的變數
地址:鄭州市中原路與華山路口西南,百度可得

二砂無疑是2014年以來最受文青關注的地方。坐落于鄭州華山路78號的中國第二砂輪廠1953年由民主德國援建,留下了大批50年代的德式建筑,工業記憶與藝術的奇妙結合在國內外早有先例,現在輪到了鄭州。弧形鋸齒式廠房房頂,粗大的熱力管網,高大的煙囪與點綴其間的攝影室、設計室和咖啡館輕易就形成了歷史與現實、工業與藝術的極大反差,那種調調的確讓人流連。海歸80后、鄭州人王錚甚至認為這里的硬件比北京798還要好,2013年底就在此租下廠房并注冊公司,開始了“更接近藝術的新生活”。隨后,一批咖啡店、攝影工作室相繼進入二砂。石佛的沉寂,也讓文青和媒體把熱情傾瀉在了二砂,二砂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呼聲很高,“鄭州798”的概念呼之欲出。根據媒體報道,《鄭州市2014年服務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研究利用老工業廠房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政策和實施辦法,重點推進白鴿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促進鄭州市以創意設計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
2.彩虹盒子 一個夢想的盒子?
地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大街與經北一路交口往西50米路北
姜山最近在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租下了一處框架結構的老房子,著手做藝術微社區“彩虹盒子”,預計12月對外開放。按照他的想法,藝術家很難自生,所以這里并不是藝術家扎堆的地方,而是一個把藝術帶到商業上的空間。與二砂的松散形態不同,“彩虹盒子”有意控制了業態與藝術必須相關聯,包括畫廊、設計、影像、書店、咖啡、手工作坊等,也會有藝術展覽和學術交流甚至時裝發布。
3.良庫工舍 老糧庫的文藝新生
地址:北環與南陽路交叉口往西500米路北

在北環與南陽路交叉口附近,利用一座舊糧庫改造的文創空間良庫工舍,也在今年9月底通過一場文藝嘉年華高調開放。據良庫工舍舍長劉巖介紹,這里的建筑主要包括一座2500平方米的純松木梁結構倉庫,附屬的五六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庫房,改建后會分為綜合策展廳、LOFT聯合辦公廳等,也有先鋒劇場、復古市集、畫展影展等,而在工舍南邊,由“鄭州法桐之父”史隆甫先生主持修建的一座老樓也將被改造為博物館,頗具人文情懷。
C·獨立畫廊
1.莫空間 圈外少人識,圈內公認最專業
地址:新密市區西S232附近,百度可得
在石佛和二砂等耀眼的類型之外,畫廊也是藝術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往往被普通人所忽視。畫廊并不僅僅是展示作品、把作品“變現”的地方--時至今日,很多人對專業畫廊尚無概念,專業畫廊絕非花卉市場賣“行畫”(油畫工藝品)的畫店,它的核心功能是代理畫家的作品、幫畫家做推廣,而不是簡單的一錘子買賣。并且,好的畫廊“可逛性”并不比一些藝術空間差,你完全有可能在梵高們成名前在那里看到他們的作品。
畫廊在歐洲已有兩百年歷史,在中國則是從八九十年代起步,由于在商業回報上并不突出,做畫廊老板并非一件讓人艷羨的事,對鄭州乃至河南而言,靠市場生存的獨立畫廊更是弱項,屈指可數。
不過,鄭州畫廊還是有一些不為普通人所知的可圈可點之地,專業程度甚至可以讓一線城市“側目”。
2014年5月,由意大利策展人莫妮卡擔任學術主持,邢培俊、慎偉峰等管理的莫空間在新密低調開放,迄今已舉辦過油畫、攝影、雕塑等類七八個展覽,在展覽水平、視野、國際性和學術性上被圈內公認為目前最好的藝術空間,專業程度放在北上廣乃至國外都是一流的。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個細節是,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莫妮卡拒絕了國內眾多藝術空間的邀請,而將其作為藝術主持的唯一名額交給了新密,這很難不被視為河南當代藝術在弱項上的一個突破。而邢培俊受訪時說,莫妮卡在河南關注很多藝術家,每年都來河南住一段時間,和朋友們一起徒步、交流、看作品,“她熱愛河南,莫空間的出現是個必然”。
2.種子畫廊與全視影像畫廊 不可小覷,別有天地
地址:種子畫廊(建業五棟大樓、萬象城);全視影像畫廊(經開區漢風大廈)
堅持發掘年輕畫家的種子藝術畫廊本月在鄭州東區建業五棟大樓新開放了一間近200平方米的展廳,并策劃了“能量守恒”青年畫展,在藝術圈內相當矚目,這家模式與國際接軌的畫廊創辦7年,合作畫家已經超過50位,經營也度過了艱難期。
在攝影領域,由侯登科攝影紀實獎理事會理事羅勇創辦的全視影像畫廊盡管尚未盈利,其在鄭州也擁有了兩處展廳,為近40位國內頂尖攝影師做過專題展,為普通市民普及影像藝術價值,10年間已在國內藝術攝影圈積累起極高的人氣和口碑。
不過,畫廊在河南當代藝術中仍是短板。種子畫廊創辦者郭夢非認為,除了藝術家,藝術的完整生態鏈還包括經紀人、藝評人、畫廊、媒體等,相對河南藝術家的體量來說,剩下的幾部分都遠不夠充分。羅勇也認為,大環境下,國外的畫廊發展模式在國內尚未普及,眼下畫廊又面臨著各種藝博會、拍賣會的擠壓,導致各方都急功近利,作品從作者手中直接進入拍賣領域,“這是一種短視行為,畫廊作為系統包裝和推介畫家的專業機構是十分必要的,畫廊的推介和過濾功能缺位,藝術家無法集中心思創作,拍賣市場也更容易虛抬作品價值,長遠看對誰都不是好事”。
D·可貴的實驗性
一定還有一些藝術家們抱團的地方,或者有特色的文創空間不在上述之列,因為不知不覺間,曾經被人覺得土的這個城市里充滿文藝味兒的地方迅速多了起來,擁躉還都不少,正應了那句話,你知或不知,它都在那里,這是城市的體量達到了一定層級之后的必然。
從類型上看,鄭州的這些空間應該分為三類,一是如同石佛、梨面溝一樣由藝術家操盤的藝術村落,二是與二砂類似的文創聚落,三是莫空間領銜的追求學術或商業意義的畫廊和展覽機構。盡管從原創的角度講,鄭州的藝術空間在一線城市都能找到原型,并沒有完全土生土長的模式,但這種學來與引進也很珍貴,因為在有很多選擇的情況下,一種帶著勇氣的選擇就意味著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