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2-25 9:31:20 2016-2-25 9:31:20 分享到:
|
洛陽不翻湯酸辣咸香,醒酒開胃,是一款頗具河南洛陽地方特色的漢族民間小吃。洛陽人亦稱其為“九府門不翻湯”,距今已有120余年的歷史。在鏊子上烙成薄餅再佐以金針、粉絲、韭菜、海帶、香菜、蝦皮、木耳、紫菜等,加入精鹽、味精、胡椒、香醋等調料加上高湯將薄餅放在上邊,鍋中水翻滾,餅子卻不翻個兒,這便是家喻戶曉的美味--“不翻湯”了。 啥叫不翻湯?光這名字聽來就很有些噱頭。“不翻”其實就是一張綠豆小餅,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把綠豆泡漲磨細兌水調汁,汁兒不稀不稠,舀一勺攤在鏊子上,用爐火加熱,一分鐘就熟了,不用翻個兒,所以叫做“不翻”。小小的“不翻”究竟是誰發明的,沒人知道,但是在傳說中,這張綠豆小餅來頭可不小。相傳清康熙皇帝獨自暗訪民情,途經欒川縣大洪溝時饑腸轆轆,忽然聞到一陣奇香。原來是一戶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餅,便上前討要。老太說:“餅還沒翻,不熟。”康熙皇帝饑不擇食,說:“不翻不翻,救命要緊!弊テ痫灤蟪,頓覺美味異常,并為這小餅賜了字。于是,這受過“冊封”的小餅再也不用翻了,因此得名“不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