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楊梅指分布于江蘇省蘇州市西山島上的楊梅,主要品種有大葉細蒂、小葉細蒂、烏梅種等。 品種和特點 洞庭山(西山)楊梅品種約計在15個以上,有大葉細蒂、小葉細蒂、烏梅種、石家種、綠蔭頭、荔枝頭、長柄楊梅、浪蕩子、大核頭早紅、黃泥掌、樹葉種、螞蟻種等。大葉細蒂樹形開放,樹干粗壯,紙條彎曲,節(jié)間較短,樹冠較密;葉形大、深綠色,寬披針形,質(zhì)軟,葉全緣或先端稍有微波狀鋸齒,葉脈細而稀疏明顯;果形大,深紫紅色,果柄長而細,肉柱通常鈍圓,間有尖形,大小不均勻,果面平整,縫合線明顯,果肉厚而多汁,味甜,品質(zhì)上等,核;成熟期晚,豐產(chǎn)大小年現(xiàn)象顯著;成熟后不易落果,不很怕雨,較其他品種耐藏;產(chǎn)量不如小葉細蒂。小葉細蒂樹姿較直立,枝干不如大葉細蒂粗壯;葉狹披針形或卵形,色深綠而較大葉細蒂淺,葉脈細而較密,不甚明顯,葉質(zhì)較硬;果形大,深紫紅色,果柄長而細,肉柱尖,成熟后圓鈍,大小不勻,果面較整齊,肉厚汁多,味甚甜,品質(zhì)上等,核小,成熟期晚,著果率高,不易落果,稍耐貯藏。烏梅種,又稱烏皮,樹性強健,枝干緊密;葉倒披針形,葉脈細而不明顯,葉質(zhì)較硬,先端圓鈍,葉緣向外翻卷;果形大,深紫黑色,果柄粗而短,蒂部有突起物,果柄及著生其上,果柄上常有未發(fā)育充分的小果,肉柱圓鈍,大而整齊,果縫合線不明顯,果肉厚而松,汁多,味甜具有香味,品質(zhì)佳;成熟起早,僅次于早紅種楊梅;易落果,大小年顯著,20年以內(nèi),幼樹所產(chǎn)果實品質(zhì)多不佳,成樹后逐漸轉(zhuǎn)好。今西山楊梅品種產(chǎn)量以大葉細蒂最多,約占總產(chǎn)量的一半以上,品質(zhì)以烏梅種最佳。習慣上又按果實顏色將楊梅分為紅種、烏種、白種三大類。

楊梅屬核果類,富含糖類、果類、維生素,能生津止渴,助消化,療神經(jīng)炎,預(yù)防壞血癥,連核咽下,能有效清除腸胃中的積垢。楊梅還有奇特的止瀉功能。西山人習慣把楊梅浸入高度白酒中,四季不壞,遇有腹瀉、痢疾,食一顆酒楊梅即止,其酒更是芳香四溢,酸甜適口,為西山人常備的家居良藥。鮮食時用冷鹽開水漂洗,能消毒,減酸味,西山人習慣用少量鹽末拌楊梅,吃時更具風味。也可曬成楊梅干,制成精美蜜餞;又可以釀酒,酒味甘美芳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