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五島之野馬嶼

目嶼島,又名野馬嶼,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鎮的一個濱海小島,東望海壇,南眺湄洲,島山陸地面積3.09平方公里。因島形平面為一匹駿馬,東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馬頭高昂破浪游向陸岸,故稱野馬島;又因該島古代曾為監海哨位,故又稱目嶼。從福州乘車到福清高山鎮至沙浦鎮牛頭尾,再坐渡船上島,約莫2個小時路程。島陸間牛頭門水道寬1.5千米,水深22米以上。
野馬嶼風光,妙在天然。島內東、中、西“三山”競秀,奇巖怪石層層疊疊、爭奇斗勝,或狀物擬人,或如禽似獸,惟妙惟肖。擁有風動石、海獅浴日、石貓窺印、烏龜迎客等百余景。東山南麓為懸崖,陡崖下浩瀚大海,驚濤駭浪,浪花激濺,極目遠眺,無涯無際。在島內山上觀景是綜合性的,不僅看近處巖石,而且放眼大海,陰晴云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絨繡,蒼松挺立。 余脈延伸,岸線曲折,有大小澳口36個,其中擁有沙灘12個,金沙雪浪,夏日海水沐浴,冬天海濱信步,濤聲陣陣、海風習習,令人陶醉。野馬島周邊小島礁星羅棋布,有蛇島、牛耳嶼等30多座,海域盛產石斑魚等魚、蟹類數十種,是趕海垂釣的休閑去處。目前野馬嶼尚未對外開放! 二.福建五島之“海上仙山”東門嶼

從銅陵鎮往東,距風動石景區800米的海面上,“海上仙山”東門嶼,就如一座巨大的天然山水盆景,靜臥于碧海綠波之中。 東門嶼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眾多,與廈門鼓浪嶼、溫州江心嶼、臺灣蘭嶼并稱中國四大名嶼。東門嶼不大,也不高,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最高的山峰海拔也只有91米。嶼上因海岸獨特,奇石眾多,再加上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影視工作者,至今已有 20多部的電影、電視劇在這里拍攝。
我國首部科幻影片《珊瑚島上的死光》中的“馬太博士島”就是東門嶼。《西游記》《海之戀》《八仙過海》等電影、電視劇,也都是將東門嶼作為外景的拍攝基地。東門嶼如此吸引電視、電影藝術家的,是她的自然景觀,是神韻天成,不需任何雕飾的天然美景。東門嶼因此也被稱為“天然影棚”。 三.福建五島之大嶼、雞嶼島

大嶼島位于廈門西港南部,距廈門島1.9km,距鼓浪嶼僅1.1km,島西南面與海滄嵩嶼僅隔0.3km,陸地面積0.186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62m,岸線長2.3km。雞嶼島位于九龍江口海域,距廈門6.3km,距鼓浪嶼4.4km,北面距海滄1.5km,南面為龍海市。雞嶼島陸地面積為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67.9m,岸線長3.3km,總面積為2.17平方公里。 1995年10月30日,福建省政府批準成立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范圍包括大嶼、雞嶼的全部陸域和最低潮位線以上灘涂,包括灘涂,兩島直線距離4.4km。
白鷺是世界珍稀、最具魅力的海濱觀賞鳥類,是濕地環境好壞的重要指示生物,廈門自古以來稱為"鷺島",是世界白鷺的重要棲息和繁殖地,是黃嘴白鷺(又稱中國白鷺、唐白鷺)的模式種產地,在動物分類學和動物區系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四.福建五島之崳山島

崳山島古稱福瑤列島,意即“福地、美玉”。 崳山島位于福鼎東南海域,距大陸最近處僅3海里多,是閩東最大的列島。由大崳山、小崳山、鴛鴦島、銀嶼等十一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28.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12公里。崳山島山場寬廣、海域遼闊、氣候宜人、景色秀麗。 島上有豐富的花崗巖、優質礦泉、草場資源等,海上盛產鰻魚、帶魚、毛蝦、蝦苗、七星魚和鰻鱺等多種海生物;自然景觀有“南國天山“的天湖山萬畝草場、絕頂之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小天湖、大使岙百傾金沙、鳥島、紅紀洞等;文物古跡有:大使宮、媽祖宮、天福寺,福瑤列島的自然景觀已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國家級太姥山風景區四大景觀之一。
大崳山島直徑5公里,面積21.22平方公里,最高處紀洞山海拔541.3米,為閩東第一大島。在海拔200米處,有大小兩個湖泊。湖周圍群峰環拱,其狀似盂,崳山島也有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積1000多畝,小天湖200多畝,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質甜美,清澈見底。湖畔多有野生烏龜出沒。湖四周山坡平緩,是有“南國天山”之譽的萬畝草場。 在這里恍若置身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西北草原,你很難想象,在碧波萬頃的東海之上竟有如此神奇的意境!小崳山島為一無人島,面積3.28平方公里,沿岸因被海水沖刷風化,基巖裸露,礁石林立,海蝕地貌十分突出,構成奇特的景觀;島嶼面積0.3平方公里,海拔僅50米,島上植被茂密,棲息著成千上萬只海鷗和其他候鳥,乍然飛起,十分壯觀! 五.福建五島之南日島

南日島古名南匿山,因山隱大海而得名。宋、元時屬崇福鄉奉谷里,明、清時屬六區奉谷里,明初為防御倭寇,于此設水寨,民國五年設縣佐,繼設島務局直轄本省,1933年設區,1934年劃為福清縣九區,1935年改為省轄特種區,仍屬福清縣四區。1940年劃回莆田縣,建國后,1949年屬十三區,1952年屬二十四區,1955年成立南日區,1957年稱鄉,1958年建立南日人民公社,1993年改為南日鎮,2002年劃歸秀嶼區。
南日島地形呈現“啞鈴”狀,陸域總面積52平方公里,由111個島礁組成,面積在0.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礁有18個,素有“十八列島”之稱,海岸線總長664公里,是福建省第三大島。所轄17個行政村(其中小日、鰲嶼、羅盤、赤山為4個小島村),總人口55165人。島上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年平均氣溫192℃,全年無霜,空氣中富含負離子,海水理化因子穩定,周圍無工業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