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游訊:2月8日,2022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在鄭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省委十一屆二次全體會議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總結2021年文化和旅游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姜繼鼎作工作報告。

2021年,河南文旅系統: 深切感受領袖關心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向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發來賀信。全省文旅戰線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河南貢獻。 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節日“奇妙游”火爆出圈,與大象融媒合作成立創意工作室,協調文博單位、景區和非遺項目參與清明、端午、中秋等系列“奇妙游”節目的拍攝與制作,助力“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節目大放光彩。 勇于開拓創新。新項目新業態增強發展動能,“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銀基動物王國、冰雪大酒店等精彩亮相,成為河南文化旅游新名片。 迎戰疫情汛情。文旅行業表現出強大韌性、頑強意志。龍門石窟實現門票收入和游客量同比增幅分別超過66%和83%。老君山全年接待游客超180萬人次,綜合旅游收入突破3.6億元,兩項指標增速均超20%。新鄉寶泉先后投入20多億元,新上項目12個。在汛情、疫情“大考”面前,全省文旅行業沒有因極端天氣發生傷亡事件,沒有發生疫情傳播,沒有發生安全生產重大事件,交出了滿意答卷。
會議指出,總結過去,是為了再開新局:
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堅持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為統領,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品牌,以重大工程項目為抓手,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為手段,奮力推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會議要求,要牢牢把握全年工作的主線:
要聚焦黨的二十大這一要事、突出這一主線,統籌部署推進各項工作,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貢獻文化和旅游力量。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前,要圍繞二十大的召開打磨產品、推出作品、創作精品,組織一批高水平的演出演播、展覽展示活動,熱情禮贊黨帶領人民走過的輝煌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鑄就的精神譜系。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要及時舉辦各類學習班、培訓班,用好報刊、網站、新媒體矩陣,全方位、多渠道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貫工作。
會議要求,要突出抓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重大任務落實:
要把文旅文創融合戰略落到實處。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以歷史探源、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主線,系統梳理在中華文明演進中具有重大價值、突出影響、關鍵意義的歷史文化資源,集中打造重大標識。加強國內外宣傳推介,運用現代技術創新沉浸式研學游方式,打造文旅融合業態新譜系,建設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探源地、實證地和體驗地。加快建設博物館群,高水平謀劃建設河南博物院新院,加快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進度,打造鄭州“百家博物館”和洛陽“東方博物館之都”,全方位、分類別進行活態化展示、具象化傳播。謀劃推進重大項目,加強與國內外一流文旅企業的合作,打造吸引力、感召力、帶動力強的主題性、特色化項目。培育旗艦勁旅,組建省文化和旅游投資集團,支持省內文旅企業整合上市,用好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基金,打造全國一流、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升“吃住行游購娛”服務品質,完善酒店等文旅基礎設施,做到景區耐玩、道路暢達、酒店舒適,讓游客安心順心舒心。推進豫菜振興,既要把傳統名菜做得爐火純青,又要與時俱進、豫菜新做。
要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系。推線抓點,推出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國家起源、姓氏尋根、四大古都、中國功夫、紅色中原、考古發現等16條主題文化線路、打造重點項目。龍頭帶動,按照一個產品體系、一個營銷體系、一個交通體系進行布局,把鄭汴洛聯合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國際文化旅游之都。鄭州重點打造4個旅游目的地:東部打造以只有河南、電影小鎮、方特為支撐的中牟文創園,西南部的銀基國際度假區,大嵩山文化旅游區,以黃河國家博物館、大河村遺址公園為支撐的北部沿黃河片區;洛陽重點打造龍門和小浪底兩個片區;開封把宋都古城13.1平方公里作為一個目的地來打造。博物館引領,以河南博物院新院、黃河國家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等為龍頭,加快推進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大河村仰韶文化博物館、開封城摞城遺址博物館、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州橋遺址博物館、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漢魏洛陽城遺址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等重點項目建設。數字賦能,每年拿出4000萬元,對數字化建設進行獎補,獎補的重點從傳統景區轉向大遺址、博物館等文博場所的數字化升級改造,用數字活化文化、用數字展示文化、用數字詮釋文化,推動建成一批沉浸式數字體驗場館;出臺《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探索建設河南省文旅產教聯盟,與河南開放大學等院校合作,開展線上文旅行業職工技能培訓;加強與科技公司的合作,建設文旅資源數據庫、文旅文創數字中心、文旅文創數字實驗室等;完善升級河南文旅通,打造方便快捷的智慧化服務平臺。研學提速,在原來“聚焦一條線(黃河)、突破兩座城(開封、洛陽)、點亮幾顆星(林州、新縣、鹿邑)”的基礎上,全面提速研學旅行,建設“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研學課程體系;聯合黃河河務局、清華大學文旅研究中心、世界研學旅游組織共同開展“黃河文化千里研學之旅”;與世界研學旅游組織合作,召開世界研學旅游大會。舉辦首屆中國文化主題國際研學及營地教育峰會;引進知名專業機構,打造一批主題鮮明的研學旅行營地,研發研學課程,推出一批研學線路。工藝+豫菜振興,建立全省工美產業聯盟,打造創意研發、加工制造、銷售流通、市場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推進“雙千工程”(發展1000家規模以上工藝美術企業,形成千億級工藝美術產業);大力推進豫菜振興,支持長垣把全國廚師之鄉打造成為全國美食之鄉,支持信陽市探索美食+民宿的新路徑,推動信陽菜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支持有條件的省轄市創建美食之都。考古旅游突破,將殷墟、二里頭、三門峽廟底溝打造成考古旅游的示范性工程;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建設國際考古研學中心;籌辦國際考古旅游大會并發起成立國際考古研學旅行聯盟;謀劃建設國際考古旅游安陽示范區,建設“甲骨學堂”“殷墟甲骨文云端數據庫”“安陽國際青銅藝術小鎮”、婦好墓展示與活化等項目,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品牌擦亮,與新媒體廣泛合作,通過策劃創意節慶活動、精品線路推介等各種方式、各種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讓“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走紅全國。
要建設“三山”康養旅游基地。堅持交旅融合、打造“快進慢游深體驗”的旅游產品,加速民宿發展,深入開展“黃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著力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全面推進鄉村運營工作。
會議要求,要大力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藝術精品創作。重點打造《大河安瀾》《都市麗人》等藝術精品。舉辦河南“三大精神”優秀劇目展演,為慶祝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舉辦第五屆豫劇藝術節,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組織河南省青年戲劇演員、器樂聲樂等專業藝術賽事及各類展演展覽活動。 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開展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創建,命名10個示范縣、30個示范鄉鎮、50個示范村。開展河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評選50個“美好公共文化空間”。推進“鄉村文化合作社”建設,發掘一批文化能人,培育一批鄉村文藝隊伍,開發一批鄉村文創產品。組織首屆“河南省惠民文化節”。做好第十九屆全國“群星獎”參賽工作。推進《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河南省圖書館條例》立法。 三是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舉辦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世界古都論壇,召開全省文物工作會議,籌辦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充分發揮黃河九省區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協同機制秘書處設在河南的優勢,舉辦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支持建設太極拳實驗室。推進河洛文化、寶豐說唱等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 四是促進文旅產業發展。推進項目建設,舉辦投融資招商活動,引進大型投資集團和一流運營團隊,完善省級重點項目庫。推動建設文旅金融服務中心,培育重點文旅企業上市,評選命名一批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選一批省級集聚區,驗收一批消費示范縣。舉辦河洛文化大集、中原國際文旅博覽會等。培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點項目、企業。 五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開展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提升“三山”片區全域旅游發展水平。引進大型投資集團和一流運營團隊,實施“整村運營工程”。培育和打造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加快創建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支持信陽打造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六是加強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體系,加強信用監管、質量監管,倡導文明旅游。持續推進文娛領域綜合治理。以打擊低俗媚俗演出活動、不合理低價游為重點,實施文旅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鞏固深化設區市“同城一支隊伍”改革成果,探索適合“局隊合一”體制的綜合執法工作模式。開展全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練兵,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七是強化文化旅游傳播推廣。構建全媒體推廣傳播格局。與復旦大學合作,開展宣傳品牌體系打造提升工程,與星球研究所合作推介“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精品線路,做好沿黃九省黃河之旅旅游協作體推廣工作,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重點客源市場精準推介,全面激活國內旅游市場。舉辦第四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第三屆快手網紅大賽等活動。積極融入絲綢之路、萬里茶道等市場推廣聯盟,舉辦2022世界功夫大會、中日韓文化旅游論壇、河南省港澳臺青年交流峰會系列活動等。配合國家外交大局和河南省對外開放戰略,組織文化演出交流活動。 八是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強化法治思維,樹牢法治觀念,持續開展法治宣傳工作,深入推進“放管服”,全面提升政務服務工作水平。加強調查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文旅文創融合發展規律。加大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創新體制機制,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人才培養選拔,開展各類培訓。加強基礎科研和成果轉化,研究制定《河南省鄉村民宿設施和服務質量要求》《鄉村旅游示范村等級劃分與評定》《智慧博物館建設評價規范》等省級地方標準。提高財務保障能力,規范和改進文化和旅游統計工作。 九是抓好災后重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重點幫扶29家文旅企業,推動2291個文旅項目災后重建。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水平,嚴防疫情通過文旅途徑傳播。提高文化旅游市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持續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場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做好平安文旅創建工作。 會議還圍繞豫菜振興、文旅沙盒的運用、元宇宙的哲學思考和發展展望等內容,對參會人員進行了專題輔導。 會議強調,新的一年,全省文旅系統要謀定而動、創意引領、團隊進入、數字先行,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站位,堅持從嚴治黨、打造過硬作風,建章立制、緊抓快干,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為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實施提供堅強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班子成員,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交通運輸廳、鄉村振興局等單位有關處室負責人,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機關處室、省文物局機關處室和廳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廳各專項辦負責同志,部分互聯網、文旅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會議。(信息來源:省文旅廳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