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龍馬負圖寺的N大理由: 理由1 龍馬負圖寺前緊鄰圖河故道,規模宏偉,供殿巍峨,山門峻拔,前有崇邙橫臥,后有大河奔涌。 理由2 龍馬負圖寺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中國易學文化的發源地,龍馬負圖寺距今已有1600余年。 理由3 龍馬負圖寺寺內存有宋、明、清歷代著名理學家、書法家、及詩人程頤、朱熹、邵雍、王鐸、張漢等撰述的碑、銘、詩、賦,龍馬負圖寺是中原河洛文化、尋根問祖的旅游圣地。

龍馬負圖寺始建于晉懷帝四年,初名“浮圖寺”。龍馬負圖寺山門兩側分立“圖河故道”、“龍馬負圖處”兩通巨碑。伏羲大殿是寺中的主殿,內塑伏羲圣像;殿右側塑有高3米的龍馬像。龍馬負圖寺內存有宋、明、清歷代著名學者程頤、朱熹、邵雍、王鐸等人撰述的碑銘詩賦。《周易》載:“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相傳六七千年前,有龍馬身負“河圖”躍出黃河、神龜背負“洛書”浮出洛水,伏羲氏依“河圖洛書”演繹出陰陽八卦。據研究,河圖即指中原的山川地理圖,洛書則是龜甲卜文。

龍馬負圖寺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龍馬負圖寺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圖”出現地,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龍馬負圖寺位于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歷代戰亂,屢建屢廢。經修復的負圖寺大殿,重修伏羲龍馬像,并建山門一座,在圖河架石橋三座,逐步恢復寺院原貌,使其發展成為炎黃子孫的祭祖圣地和“河圖洛書”的研究中心。
龍馬負圖寺北臨黃河,南依邙山,寺前緊鄰圖河故道,規模宏偉,供殿巍峨,山門峻拔,前有崇邙橫臥,后有大河奔涌。寺內存有宋、明、清歷代著名理學家、書法家、及詩人程頤、朱熹、邵雍、王鐸、張漢等撰述的碑、銘、詩、賦,龍馬負圖寺是中原河洛文化、尋根問祖的旅游圣地。
去哪游網溫馨提示 請愛護公物。 開放時間: 08:00-18:00 景點地址: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 公共交通: 洛陽汽車站至會盟鎮班車或洛陽市乘85路公交車雷河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