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金頂山國家森林公園的N大理由: 理由1 相傳金頂山是小興安嶺的“山神”所居之地,當地人又叫“神鼎山”;金頂山石峰形成時代為古生代二疊紀晚期,距今已有約3億年的歷史。 理由2 山區內物種豐富,生態體系極其完備。這里植被屬小興安嶺植物區系。 理由3 金頂山主峰分為“大金頂”、“小金頂”,被當地人稱為“天外二峰”。

黑龍江省金頂山花崗巖石林地貌遺跡風景園區,坐落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南麓的茫茫林海之中,西北部與伊春市毗鄰,行政區屬鶴崗市林業局十八號林場轄區。金頂山植被屬小興安嶺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有紅松、云杉、冷杉等,灌木主要有暴馬丁香、刺五加、杜鵑等,草本植物主要以苔草、鈴蘭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等;藤本類主要有五味子、山葡萄、狗棗子等;菌類主要有榆黃蘑、元蘑黑木耳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黑熊、香鼠、狐貍等,生態體系極其完備。

金頂山石峰形成時代為古生代二疊紀晚期,距今已有約3億年的歷史。巖性主要為斑狀黑云母花崗巖、正長花崗斑巖、斜長花崗巖、白崗質花崗巖等。景區的地質遺跡經歷了早寒武紀、二疊紀、晚三疊紀等幾個地質發展演化階段,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地質、地貌景觀。華力西期花崗巖地貌遺跡景觀,為園區地質景觀的主體,以華力西期斑狀黑云母花崗巖為主,呈巖基狀產出。由于花崗巖中發育的近南北向和近東西向構造節理(近垂直)和水平(層)節理的相互作用,在風化、冰川作用的參與下,形成了峭壁、石林、石門、巖洞、峽谷等地貌景觀,由于層節理、縱節理等卸荷節理與風化作用的綜合作用,形成了景區中的各類極具觀賞價值的象形石,如神龜探海、一線天、十八羅漢坪、獨占鰲頭、風動石、魔方石等。

第四紀冰緣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產生石海,形成冰緣地貌。而在峰林頂部、崩塌崖壁、崩積石塊、石海的表面植被較發育,且植被由低級到高級的生態演替過程中又形成了典型的生物風化微地貌。現園區內保存的地質遺跡內容豐富多樣,各種遺跡景觀保存系統而完整,是較罕見的華力西期花崗巖形成的峰林地質地貌遺跡景觀。 金頂山,相傳這里是小興安嶺的“山神”所居之地,當地人又叫“神鼎山”。主峰大金頂,太陽落山之時的最后一抹余暉總能拋灑其主峰之上,故稱“金頂山”。 花崗巖經深度變質而形成古老的地層——金頂山群,后因地殼變動被多組斷裂分割形成石峰、峽谷。金頂山主峰分為“大金頂”、“小金頂”,被當地人稱為“天外二峰”,遠處遙望氣宇森森、虎踞龍盤,因山形造成特殊氣候,山上百花盛開,山下依舊冰雪未融,形成“云金頂”、“雨金頂”、“霧金頂”、“冰金頂”給人以仙境美感。金頂山縹緲變幻的云霧使它平添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巍峨的石林、石峰、絕壁區,又有靜謐的幽谷區,逆溪流而上、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堂仙界”。

金頂山四季各具特色,春季金頂山大峽谷雖冰雪未融,但山上已是百草豐茂、山花爛漫,讓人拍手叫絕;夏季涼爽,最熱的七月份月平均氣溫僅17度,即使酷暑盛夏登山,亦感陰涼舒適;秋天,這里的五花山更具特色,宛如一副七彩畫卷,讓人陶醉;落雪時節的金頂山更是“分外妖嬈”,盡顯其威嚴、端莊、圣潔,山頂白雪皚皚,山下冰瀑、冰掛貫穿整個峽谷,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此刻盡顯無余。 去哪游網溫馨提示 1、愛護景區環境,做文明游客
2、可以稍微帶點自己心怡的小吃空閑時休閑一下
3、夏季紫外線照射較強,注意防曬,帶好防曬保濕用品。
4、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隨身物品。 開放時間: 7:00—16:00 景點地址: 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南麓 公共交通 6297 佳木斯 - 鶴崗 08:36 - 10:07 1小時31分 6295 佳木斯 - 鶴崗 13:25 - 15:03 1小時38分 6291 佳木斯 - 鶴崗 17:25 - 18:56 1小時31分 K7019/K7021 佳木斯 - 鶴崗 03:52 - 05:32 4189 佳木斯 - 鶴崗 06:26 - 08:17 1小時5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