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民權白云禪寺的N大 理由1 :民權白云禪寺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并稱為中州四大名寺。 理由2:民權白云禪寺建有山門、鐘、鼓二樓、五大佛殿、藏經樓及東西廊房千余間,建筑宏偉,莊嚴崇麗。 理由3:佛殿內的10余尊玉佛,均是緬甸白玉雕琢,寶石嵌銀,形象逼真。 民權白云禪寺簡介:
白云禪寺是豫東現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20652平方米,建筑面積1310平方米,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并稱為中州四大名寺,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云禪寺歷史悠久,歲月滄桑。白云禪寺始建于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金、元時曾毀于兵火,明代杰修大和尚重修。清朝康熙年間,佛定大和尚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擴建。當時占地546畝,建有山門、鐘、鼓二樓、五大佛殿、藏經樓及東西廊房千余間,建筑宏偉,莊嚴崇麗。寺內松蒼柏茂,佛樂繚繞,游人如織,是白云禪寺發展的鼎盛時期。據傳興建寺院時,正值夏季三伏,酷熱難當;工匠們個個汗流浹背,青磚方瓦曬得燙手,無法正常施工。正欲停工時,赤日炎炎的天空上忽現白云一朵,飄至寺院上空,如巨傘遮住驕陽,使工匠們在陰涼下得以正常施工。直到寺院建成后,白云方才散去。寺院由此取名“白云禪寺”。 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筑。殿前有青石欄桿,雙獅把門,殿內為九脊山式,蓮花脊上雕滾龍,琉璃瓦蓋頂,雙獅把門,殿內為九脊泰山式,蓮花脊上雕滾龍,琉璃瓦蓋頂,斗拱華蓋,筆觸細膩,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三尊用香檀木雕塑的大佛端坐殿中央,居中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三尊大佛后面是海島觀音,觀音菩薩的32個化身站在海島上,表情各異,姿態紛呈,觀音菩薩站在鱷魚上,波濤洶涌,浪花翻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