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很有特色,但有點現代化了,蕭江祠堂好氣派,夏季風景很好。自唐以來,江灣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贛三省的交通要塞,為婺源東大門。這里山水環繞、風光旖旎、文風鼎盛、群賢輩出。 江灣簡介: 江灣位于江西上饒市婺源縣城東二十公里,是江澤民的祖居。 江灣地處三山環抱的河谷地帶,東有靈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龍山,一條梨園河由東而西,呈S形從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給婺源江灣平添了許多靈氣。婺源江灣人引以為驕傲的是后龍山,他們把本族的人丁興旺、英賢輩出歸功于后龍山的龍脈好。

自古以來,婺源江灣人不準任何人動后龍山上一草一木,古有“殺子封山”,今有“殺豬封山”。數百年間沒有人敢上后龍山砍柴。后龍山的植被由此保護得十分完好。如今走進后龍山,就如同走進了原始森林,滿山古木,遮天蔽日,給依山而建的婺源江灣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韻。 自唐以來,江灣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贛三省的交通要塞,為婺源東大門。這里山水環繞、風光旖旎、文風鼎盛、群賢輩出,孕育了明代隆慶年間戶部侍郎江一麟、明代工部主事江宏晚、明代朝廷太醫江一道、清代著名經學家、音韻學家江永、清代戶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學家江謙等一大批學士名流。

村人著述多達92部,其中15部161卷被列入《四庫全書》。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當之無愧的婺源“書鄉”代表。村中至今還保存著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江永紀念、南關亭、東和門、徒戎橋、水壩井等景點,其中“仙人橋”是古人實踐風水理論的杰出典范,“北斗七星井”體現了“天、地、人合一”的中國風水學最高原則,南側梨園河呈太極圖“S”形,古村古風古韻,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最佳季節:最佳旅游季節:3—5月或者9—11月。春秋最佳。春可賞油菜花,秋則是各種色彩的匯聚。夏季風景很好,但是天氣炎熱;冬季的雖不算寒冷,景致較春秋季節要遜色一些,不過這個時候游客較少。 建議游玩:2-3小時 開放時間: 旺季(3月1日~11月31日):08:00~18:00 淡季(12月1日~2月28日):08:00~17:30 地址:江西婺源縣城東二十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