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簡介: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氣勢宏大,建筑風格獨特,看上去很雄偉。從外部看看就可以了,登高望遠看風景倒也不錯,能將武漢三鎮和長江大橋盡收眼底。黃鶴樓與、鸛雀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
位于湖北武昌長江南岸。 故址在湖北武昌縣,歷代屢建屢毀,1884年被火焚毀,1985年在今址重建。 相傳故址始建于三國,唐時名聲始盛,這主要得之于詩人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詩句。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恰似黃鶴騰飛。樓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 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

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雄偉壯觀。 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筑。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 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云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云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 二樓大廳正面墻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筑城”,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以及節日。 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繡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陸游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 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游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

景點級別:AAAAA 最佳季節:3-5月、9-11月。 四季皆能登黃鶴樓看到滾滾長江的壯麗奇景。最好晚上去看黃鶴樓的夜景,華燈初上,熠熠璀璨。但是春秋兩節,天氣適宜,春季可以看到漫山的鮮花、秋季層林盡染,更為合適。 建議游玩:2小時 開放時間:4~10月:07:00~18:30 11~3月:07:30~17:30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蛇山西坡特一號 公園售票時間:4月1日—10月31日7:00—18:3011月1日—3月31日7:30—17:30

交通:公共交通指南: 可到達黃鶴樓公園的公交車有:10, 61, 64, 64通宵車, 401, 402, 411, 413, 503, 507, 519, 522, 541, 542, 554, 561, 571, 584, 706,電車1路短途. 武漢火車站到黃鶴樓: 在 武漢火車站 坐 643路 到 曹家灣/地質大學/茅屋嶺/南望山/小李村/中航181 換乘 401路 到 黃鶴樓; 在 武漢火車站 坐 725路 到 金橋大道興業路口(武漢六中上智中學) 換乘 706路 到 黃鶴樓; 在 武漢火車站 坐 540路 到 中南路 換乘 108路/411路 到 黃鶴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