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是世界上現存完整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建筑雄偉,體系完整,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舉世聞名的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距京城約50公里,總面積120多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禎藏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這里先后修建了13座金壁輝煌的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監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嬪、1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13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筑群。2003年7月3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十三陵建造的順序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長陵和定陵。 長陵建成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志。 定陵建于明萬歷十二年~十八年(公元1584年~1590年),為明代萬歷皇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皇后的合葬墓。 昭陵建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嘉靖帝為其父選的陵址,因朝中大臣維護封建機制,極力反對,即中斷工程棄而不用。嘉靖三子穆宗皇帝因突然崩逝未來得及營造陵墓,遣官選址天壽山陵區,經反復審視,決定依舊址建陵。昭陵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陵寢建筑。 神道位于長陵前,長達7公里,原是通向長陵的一條大道,后為各陵所共有,也稱陵道。石牌坊是神道的起點。

開放時間: 旺季:8:30-17:30(4月1日至10月31日) 淡季:8:3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最佳旅游時間:4月-10月
交通:乘車線路: (1).地鐵13號線西二旗站,坐昌平線到終點南邵站乘坐昌1路或22路到昌平東關,換乘314路公交車到達明十三陵。
(2).德勝門乘坐872路公交成直達明十三陵。或乘坐345支線886路888路公交車到達昌平東關總站,再坐314路公交車到達十三陵。 自駕線路: 定陵: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出口-西關環島-十三陵定陵。長陵: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出口-西關環島-十三陵長陵。昭陵: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出口-西關環島-十三陵昭陵。神路: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出口-西關環島-十三陵神路。 小貼士: 距離市中心:天安門廣場46.29公里乘出租車1小時車程,費用大約102元 距離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47.35公里乘出租車1小時車程,費用大約104元 距離火車站:北京火車站49.66公里乘出租車1小時車程,費用大約109元 北京西站45.52公里1小時車程。北京北站41.66公里1小時車程。北京南站50.45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