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故里介紹:
黃帝故里,據大量的歷史記載和文物佐證,位于新鄭市區北關的軒轅丘,就是黃帝出生的地方。黃帝故里就建于此。它最早建于漢魏,歷代都有修復,大殿內設置黃帝中年坐像。四壁有描繪黃帝功德的壁畫,東西兩廂分別供奉著黃帝的兩個妃子嫘祖和嫫母。如今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斷,尋根朝圣者絡繹不絕,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拜祖的主要地方。
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于軒轅之丘,定都于有熊。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后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莊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如今的黃帝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圣地,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市十大旅游景點之一。
黃帝故里景區位于新鄭市區軒轅路,占地面積100余畝,黃帝故里祠始建于漢代,后曾經毀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鄭縣令徐朝柱立有"軒轅故里"碑。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近年來,新鄭市人民政府對黃帝故里景區進行了擴建。
擴建后的黃帝故里景區共分五個區域:廣場區、故里祠區、鼎壇區、藝術苑區、軒轅丘區。祠前廣場、千年古棗樹、國槐蔭蔭、百年銀杏松柏參參,"乾坤浮雕圓盤"立于中道,軒轅橋下姬水可潺潺橫流,"軒轅黃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門、正殿、東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軒轅黃帝中年座像,兩配殿有黃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黃帝寶鼎壇,樹九鼎,黃帝寶鼎置于中宮,高6.99米,直徑4.7米,重24噸,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銘文鐫刻萬年歷史故事;兩側立有56個民族圖騰玉柱;鼎壇四周建有楹聯回廊,掛有當代名人歌頌黃帝功德的楹聯。在鼎壇的北面是軒轅丘舊址,高大的丘內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軒轅黃帝紀念館,采用虛幻手法,展示黃帝風采。軒轅丘一側,建有黃帝文化藝術苑,薈萃了豐富多彩的黃帝文化藝術。
葉落兮歸根,故里兮牽魂。黃帝故里景區熱忱歡迎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旅游觀光。
黃帝故里最佳旅游季節:
每年的農歷三月三傳說是黃帝的誕辰,是最佳去日
黃帝故里住宿:
你可以在鄭州各酒店住宿,第二天就可乘坐去新鄭的汽車就要一小時多就可到。還有新鄭現已建成三星級酒店一座,可當日就住新鄭?
黃帝故里美食:
馬豫興桶子雞:所選用的桶子雞,必須是生長期在一年半以上,體重達到1.5公斤的全膘母雞。操作中,宰殺、退毛精細,內臟由膀下取出,以保持雞型完整。下鍋囟制要根據雞子大小,老嫩分別排列,掌握火候更要先出嫩的,后出老的。囟湯專用。所用蔥、姜、花椒、大茴都要嚴格挑選,以保證味道純正。就連出售桶子雞,下刀時也按雞子的不同部位分軟邊、硬邊,用切、片、剁等不同刀法依次進行。無怪乎,人們食畢,其香味濃厚,余香久長,頓覺山珍海味與其相比也平淡無味。
合記羊肉燴面: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1994年5月榮獲"全國清真名牌風味食品"稱號。1997年12月又摘取"中華名小吃"桂冠。
自駕指南:
鄭州——新鄭
1、107國道:從鄭州市區——十八里河——107國道——新鄭西關——向東直行經西關雙洎河——騰飛像閣老路向北——閣老路與軒轅路交叉口向東200米——黃帝故里景區。
2、鄭新公路:從鄭州市區——十八里河——鄭新公路——新鄭迎賓路——黃帝故里景區。
3、京珠高速:從鄭州上京珠高速——途徑機場高速——新鄭高速下路口——沿解放路向西300米——解放路與神州路交叉口向北——神州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向東直行——經人民路大橋、西亞斯學院、黃帝像、新鄭賓館——人民路與新建路向北——新建路與黃水路交叉口向東——經步行街——黃帝故里景區。
散客指南:
1,鄭州火車站廣場乘坐以下運營巴士:
發車站 終點 發車時間
鄭州 新鄭汽車站 05:50-19:30夏天 9分鐘/班,票價7元
鄭州 新鄭汽車站 06:00-17:30冬天
新鄭汽車站——黃帝故里步行890米到達。
2,公交轉乘:
從鄭州市火車站走約190米到火車站總站(大同路)乘坐 ;981路(原K81路) (坐11站)到萬客來站(S103)下,走到新客運南站總站轉乘;
鄭州市客運南站-新鄭北關汽車站 (坐1站)到新鄭北關汽車站總站下。走約680米到黃帝故里。 |